近年来,随着数字支付的普及,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,支付方式的不断创新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,针对这一情况,中国消费者协会(中消协)发出重要提醒:除非必要情况,建议消费者不要开启“免密支付”功能,以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。
什么是“免密支付”呢?
“免密支付”是一种便捷性较高的支付方式,用户在支付时,无需输入密码或进行其他验证操作,即可完成支付,这种支付方式在快速结账、小额支付等场景中尤为常见。
为何中消协建议非必要不开启“免密支付”呢?
虽然“免密支付”带来了便捷性,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,一旦手机丢失或被盗,恶意用户可能利用“免密支付”功能进行非法消费,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,部分应用可能存在安全漏洞,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,进行非法支付操作,中消协建议消费者在使用支付功能时,应谨慎选择是否开启“免密支付”。
如何正确使用支付方式呢?
- 谨慎选择支付方式: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,对于大额支付或存在风险的场景,建议优先选择密码支付等较为安全的支付方式。
- 加强安全意识:消费者应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支付操作,定期更换密码,避免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。
- 关注账户安全:消费者应时刻关注账户流水,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。
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?
- 普及金融知识:中消协建议各级政府部门、金融机构和媒体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,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。
- 加强监管力度: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支付市场的监管力度,规范市场秩序。
- 完善法律法规: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为打击非法支付活动提供法律支持。
- 鼓励消费者维权:中消协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权,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,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。
“免密支付”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,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,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安全意识,正确使用支付方式,保护自身权益,政府部门、金融机构和媒体也应加大力度,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在这个数字化时代,保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,让我们共同努力,提高安全意识,正确使用支付方式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便捷、公平的支付环境,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数字支付带来的便利,实现美好生活与数字支付的和谐共生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星韵禾,本文标题:《中消协呼吁,保护消费者权益,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,非必要不开启!》